首页 / 书院生活 / 书院活动
书院生活

书院活动

北理工特立学子参加“知行中国—中美青年领袖对话”活动

前言



2023年11月,习近平主席访美期间宣布“未来5年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重大倡议,中方设立了“美国青年使者交流计划”(Young Envoys Scholarship,YES项目),为美国青少年提供更多来华交流学习机会,使其亲身感受一个真实、立体的中国。



为持续增进中美青年友谊,促进相互理解,7月18日,“知行中国——中美青年领袖对话”活动在北京大学举行。中国教育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杰,中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杨丹,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杨军,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龚旗煌等领导嘉宾出席。来自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芝加哥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近50所中美高校的200余位中美青年学生参加活动。北理工特立书院未来精工技术班、徐特立英才班10名学生代表参加了此次“知行中国-中美青年领袖对话”活动。


中美学生对话研讨



中美青年领袖对话共设置了3场平行论坛,分别以“青年交流 增进理解”“气候变化 绿色发展”“科技创新 畅想未来”为主题,特立书院10名学生代表与来华美国青年以圆桌交流的形式,就增进青年跨文化理解、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利用科技赋能美好未来等全球性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特立书院10名学生代表分组参加了全部3个议题的平行论坛现场讨论,在交流互鉴中加强青春友谊、分享真知灼见、增进理解共识。


平行论坛——“青年交流 增进理解”


未来精工技术2301班陈正堃作主题发言


未来精工技术2301班团支书陈正堃在“青年交流与增进理解”论坛中作为论坛主题发言人向中美高校优秀青年学生代表作全英文发言,他结合自身学习成长体会分享了北理工青年在推动跨文化理解中的经验做法和对自身的启迪。他的发言引发共鸣,获得现场热烈掌声。



未来精工技术2302班班长马艺萌参加“气候变化 绿色发展”论坛后这样谈到,“我与来自美国高校的青年同学进行了深入交流,向他们介绍了我国在深刻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全球气候治理方面持续为国际贡献中国智慧所作出的努力,一个多小时的交流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共同运用创新技术携手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


特立学子参加平行论坛二“气候变化 绿色发展”

“在这次对话中,我与美国高校青年大学生围绕智能无人领域科技创新、文化交流等话题深入探讨,面对面交流想法,分享了对人工智能等科技领域发展的构思,增进了青年友谊”,未来精工技术2301班班长于航石参加“科技创新 畅想未来”论坛后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特立学子参加平行论坛三“科技创新 畅想未来”


闭幕式交流颁奖


教育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杰寄语


下午六时许,“知行中国-中美青年领袖对话”主题活动闭幕式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报告厅举行。陈杰向中美青少年寄语,他分享了“体验”“友谊”“未来”3个关键词,他期望,美国学生珍惜此次“沉浸式体验”中国的机会,感受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他指出,中美青年之间的友谊,是中美两国加强信任和合作的基础,希望中美青年保持良好坦诚的交流,建立深厚持久的友谊,共同续写属于新一代中美青年的友谊故事。他强调,中美青年一代热情友好、开放自信、朝气蓬勃,既是两国发展的希望,也是中美关系的未来,希望中美青年携手合作,为人类共同未来创造更加美丽、和平、发展的世界。


学生代表汇报发言



    未来精工技术2301班陈正堃(左一)闭幕式汇报

闭幕式上,哈佛大学的万爱珊(Alyssa Wagner)、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的陈正堃、耶鲁大学的李安娜(Anna Lehman)、北京大学的石有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山姆(Samuel Kefallinos)、中国人民大学的于雅雯等6名中美学生作为平行论坛学生代表汇报发言。他们分享了研学实践的收获体会和分论坛的讨论成果,青年学子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增进理解、促进绿色变革与科技合作的热情与信心。这些年轻的声音代表着中美青年对共建美好未来的共同期盼和愿景。未来精工技术班陈正堃在发言中表示愿意与中美青年一起担起责任,增进中美青年理解合作,用青年的创新创意让世界未来发展更美好。


宣读《中美青年北大倡议》



作为对话活动的重要成果之一,康奈尔大学的郭立欧(Glasgow Lenard Ivan)与北京大学的徐婉代表两国青年共同宣读了《中美青年北大倡议》。这份倡议凝聚了两国青年在人文交流、绿色发展与科技创新等关键领域的共识,开启了中美青年之间理解、交流与合作的新篇章。


颁发交流证书和徽章


马艺萌作为学生代表获教育部领导颁发证书徽章


马艺萌作为学生代表参加点亮灯柱仪式


陈杰、龚旗煌等领导嘉宾为中美青年代表颁发证书和徽章,未来精工技术班马艺萌作为学生代表获得颁奖,随后,嘉宾师生共同参与了点亮灯柱仪式,启动了象征友谊与合作的灯柱。


教育部副部长陈杰院士与未来精工技术学子交流合影

特立书院参会学生代表获颁青年交流荣誉证书


闭幕式结束后,教育部副部长陈杰院士与北理工未来精工技术班参会学生代表亲切交流并合影留念。特立书院10名学子在此次“知行中国——中美青年领袖对话”主题活动中表现优异,获颁荣誉证书。


中美青年交流互动


主题活动期间,两国青年学子进行了乒乓球体验互动,感知中美交往中“小球转动大球”的独特魅力。中美青年学生共同参与了文化节体验环节,两国学子现场参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互动、极客体验室、书画体验。大家在了解中华优化传统文化和科技发展现状的同时也增进了友谊。


作为中美青年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知行中国—中美青年领袖对话”是两国青年共同追求和平、绿色与创新未来的生动写照,彰显了中美青年一代的智慧与担当,为中美关系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参会学生代表心声


“我参加了“科技创新 畅想未来”的论坛讨论,聆听了来自耶鲁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6位学生代表发言。作为未来精工技术专业方向的学生,把握科技未来发展趋势对我们的专业学习和科研方向的确立有很大的意义。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要致力于推动科学技术研究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携手为世界的环境保护、科技发展贡献力量”。——谷笑涵 首届未来精工技术班 特立21级本科生

“这次参与对话活动,与美国众高校青年面对面交流,收获颇丰。论坛上的青年学生都洋溢着热情与自信,积极表达着观点。郭立欧(Glasgow Lenard Ivan)同学的演讲令我印象深刻,他没有使用话筒直接站到台上正中间,表达了对习近平主席计划邀请五万名美国青年来访中国的赞同,他谈到,科技创新是人与技术的结合,应该服务于全人类,他对科技的乐观与热情深深感染了我。这次对话加深了我对中美青年如何携手更好的运用科技共创美好未来的思考”。——田芸箫 首届未来精工技术班 特立21级本科生


“这次对话交流活动很难忘,我和来自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达特茅斯学院等大学的美国青年领袖一起体验了丰富多彩的国际文化节,并在闭幕式上共同发表了《中美青年北大倡议》。我们同美国青年在中美文化交流、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畅谈,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增进了理解与友谊,也更加坚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可以促进未来中美两国在更多领域的合作与进步,为推动全球和平、可持续发展贡献青年力量”。——席浩洋 未来精工技术班 特立22级本科生


“这次中美青年对话不仅跨越了地理的界限,更是一次心灵的碰撞与文化的交融。一方面是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最直观的感受莫过于两国文化的巨大差异与独特魅力。另一方面是视野的拓宽与思维的启迪。他们会上表达的观点、分享的经历让我进一步体会到了世界的多样性与包容性,这次经历促使我进一步用国际视野、系统思维思考全球未来发展问题。我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期待,这次对话让我收获了知识的同时,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沟通的力量以及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陈奕林 未来精工技术班 特立22级本科生


“在知行中国—中美青年领袖对话研讨中,我们跨越了技术的界限,从人工智能到可持续能源,从生物科技到量子计算,每一个话题都闪耀着创新的光芒。这次交流让我深刻意识到,作为青年科技人才,我们不仅是技术进步的见证者,更是推动其向善发展的关键力量。我们必须携手合作,跨越国界,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确保科技创新的方向与全人类的长远利益相契合。我相信,通过不懈努力和跨界合作,我们这一代人能够用科技之光点亮通往更好未来的道路”。——戴嘉乐 协和医班 特立22级本科生


“参加本次中美青年领袖对话活动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这次活动不仅让我有机会从细节了解美国的文化和社会,还通过文化节现场体验的形式,提供了让我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增进认识的契机。在论坛上,我们分享了各自的成长背景、教育经历以及对创新改变未来的憧憬,这些交流让我意识到尽管存在差异,但我们有着许多共同的梦想。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加开放和包容地看待世界,加强相互理解是如此的重要。这次经历将激励我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为构建更加和谐的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王天奇 徐特立英才班 特立23级本科生


“此次对话交流,让我深刻感受到中美两国青年的能力与担当。美国青年大学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亲自以脚步丈量华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中国青年大学生也以流利的口语各抒己见,展示新时代青年自信风范。在中国传统文化体验环节,我们与正在学习中文的美国青年亲切交流,他对我们说:“‘百闻不如一见’,很高兴来到中国,很高兴认识你们!”我想,在那一刻此次交流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让更多美国青年“感知中国、体会中国、了解中国”,这注定是一次难忘的经历,为携手开创美好未来注入了新动能。——王紫瑜 徐特立英才班 特立23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