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引领 共话成长 | 新媒体学生组织分享沙龙圆满举办
创意引领 共话成长
新媒体学生组织分享沙龙圆满举办
金秋十月,智慧与创意的火花悄然绽放。10月24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新媒体学生组织分享沙龙在特立书院社区召开。来自学生工作部、设计与艺术学院、睿信书院、精工书院、求是书院、北京书院的新媒体学生组织骨干齐聚一堂,分享工作经验,展示特色成果,共同探索新媒体工作的无限可能。
活动采用分享与交流相结合的形式,每个学生组织都展示了在新媒体工作中的宝贵经验与丰硕成果,为与会同学带来了深刻的启示与灵感。
活动风采
学工部-“瞭望“新媒体中心
学生工作部“瞭望”新媒体中心代表、特立书院2022级本科生杨钦宇介绍了“瞭望“的工作范畴与组织架构,从军训宣传、学工部日常任务到自主策划创作,展现了团队的综合能力。在分享如何做好一篇推送时,杨钦宇从拍摄技巧、文案攥写到排版设计,细致入微地传授了实战经验。最后,通过展示中心近年来的优秀视频作品,杨钦宇深入讲解视频制作的全过程,包括策划、拍摄和剪辑并结合个人经历,分享了在制作不同类型视频时遇到的挑战及解决方案。杨钦宇的技术讲解和经验分享让每位参与的同学都感到受益匪浅,激发了大家对新媒体创作的浓厚兴趣。
设计与艺术学院-研会宣传部
冯韵代表设计与艺术学院进行了分享。从自身出发,回顾了自己本科期间在影协的各种活动。通过展示所拍摄的精美人像与照片,生动呈现了自己在新媒体领域的实践成果,分享了在创作中的心得与感悟,表达了他对新媒体艺术的热爱与执着。这一段在新媒体工作中不断学习与成长的历程的分享,深深触动了参会同学,引发了大家对于新媒体领域探索与成长的共鸣。
睿信书院-新闻中心
睿信书院新闻中心代表张欣延分享了新闻中心的主要工作,包括内容创作、信息传播和活动策划。然后,她重点介绍了公众号的运营情况,内容分为新闻栏目、思政栏目和特色栏目。其中特色栏目尤为丰富多彩,“京遇”展示京城的人文风情;“睿小漫的镜像宇宙”通过漫画展现同学们的创意;“看见。摄影大赛”则鼓励同学们用摄影表达自我。分享内容激发了其他新媒体工作者的创意,提供了实用的经验和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策划和实施各类活动。
精工书院-新闻中心
箫阳代表精工书院新闻中心上台分享。他对精工书院新闻中心进行了体量规模、主要工作与组织架构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介绍。重点分享了精工书院公众号的特色栏目,栏目“每日一拍“聚焦于记录校园的美丽分光,栏目”我心安处“以长期征集同学们家乡的照片,承载了北理学子对家乡深沉的爱与乡愁,”“新闻知识竞赛”则聚焦于同学们丰富知识,提升自我。
此外,精工新闻中心还注重智能公众号的建设,通过内嵌精工社区小程序等措施优化了学生们的使用体验,为其他参会同学在公众号的运营与建设方面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策略。
求是书院-新媒体工作室
王悦阳代表求是书院新媒体工作室上台分享。他介绍了工作室的部门组成和各部门的分工,重点讲解了运营部、文宣部和摄影部的日常工作。此外,求是书院新媒体工作室还将科技融入新媒体创作,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例如,工作室在公众号中引入了AI“求小柿”,可以为同学们解答与书院相关的问题,还利用AR技术将吉祥物“求小是“通过相机搬入现实……为在座的新媒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思路与灵感,引起了大家对于如何将新技术运用新媒体工作的思考。
北京书院-新闻社
陈禹同代表北京书院新闻社进行分享。首先,他简要介绍了新闻社的基本情况,并重点分享了特色栏目“春秋季摄影活动”。该活动不仅展示了同学们的摄影才华,还为校园文化增添了色彩。作为新闻社的社长,陈禹同还分享了在日常工作中采用“点对点”的工作安排模式以提高了团队工作效率的宝贵经验,并强调了部长与干事之间的传承的重要性。这一观点得到了与会各学生组织骨干的一致认同。
特立书院-新媒体中心
特立书院新媒体中心代表,2022级本科生傅渲淇上台分享。他介绍了特立新媒体中心的各部门职能及其分工,以及在创意推送制作、视频拍摄领域的成果与经验。傅渲淇展示特立新媒的一系列优秀作品,如创意视频“延时北理”“骑行北理”“飞”,活动纪实“2024迎新”“徐特立舞台剧”等。上述视频从各方面展示了特立学子的心声和风貌。在“BIT卓然特立”公众号运营方面,傅渲淇介绍了特立新媒支持学院十周年院庆、校区搬迁、毕业典礼、新生运动会等重要活动拍摄和新闻制作的经验,并展示了日常制作的一系列创意推送,如“特立青年说”系列专访、“蓝色的热忱”艺术作品展示、“特立·一格”校园摄影等。
结语
此次沙龙为各个新媒体组织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促进了同学们在新媒体工作能力与创新能力上的共同提升。有助于大家继续保持对新媒体事业的热爱与执着,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不断探索新媒体工作的无限可能,为做好学院宣传工作打好基础。